千虹医药网用户使用指南  医药招商, 医药代理, 药品招商, 药品代理, 保健品招商, 保健品代理的网络平台—千虹医药招商网

葫芦兄弟 罗红霉素颗粒 橘红颗粒

美再林小儿清热宣肺穴位压力刺激帖

产后康膏 康媛颗粒 五妙水仙膏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七毒活骨液 仁安老黑膏 三伏贴

赵氏面瘫保健贴 痛可贴 滑膜康贴

叶绿油 白花油 健洛通活洛油

风伤止痛膏 风湿关节炎片 痹痛宁胶囊

透气胶贴 筋骨喷剂 巴布贴 医用冷敷贴

参精止渴丸 心舒乐片 附马开痹片

参术儿康糖浆 芪枣颗粒 西帕依麦孜彼子片

肚痛丸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固本咳喘胶囊

黑老大医用冷敷贴 保健贴 刘一膏

贴膏代加工|贴膏—秦鲁药业

牛初乳胶囊 益生菌冻干粉 咳喘静糖浆

复方金银花颗粒 阿司匹林肠溶片 感冒灵颗粒



信息搜索

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千虹医药招商网  >日常健康  > 全部

中西药复方制剂最终或被淘汰 感冒清不良反应多

  千虹医药网7月14日讯 国家药监部门早已停止批准中西药新品上市,多位专家呼吁,市面上仍存的中西药应逐步淘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吴清功表示,中西结合药作为一种长期存在争议又缺乏严谨实验证明的产物,未来应该通过立法被淘汰。

  中西药复方制剂又出负面了,上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患者、医务人员关注感冒清片(胶囊)、脑络通胶囊等中西药复方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关于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争议一直不断,不少专业人士表示,此类药物既不符合中药的标准,也不符合化学药品的标准,严重缺乏现代医学、药物学的理论依据。不仅是在国际市场,在国内各大医院也“不受待见”。对此类药的审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态度是原则上不批准。

“感冒清”不良反应报告多

  国家药监总局通报显示,感冒清片(胶囊)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状。组方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3种化药成分,及大青叶、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叶等6种中药成分。

  监测数据显示,感冒清片(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血尿较多;在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其严重不良反应风险。而用于治疗脑血栓、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等症状的脑络通胶囊,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其组方中含有盐酸托哌酮、维生素B6、川芎浸膏、黄芪浸膏等。监测数据显示,脑络通胶囊的过敏反应可能主要与其盐酸托哌酮组分有关。

  化药成分的安全性被忽略,增加风险

  关于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通报及事件并不少见。引起关注最多的一次是在4年前,香港卫生署在一次例行的市场监察中发现,广药集团“白云山”牌感冒清胶囊含微量的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0.29mg/粒,国内版24mg/粒,虽然含量甚微,香港卫生署仍以因“中药添加西药成分”违反法规,采取召回行动。

  中西药复合制剂作为中国特有的药品,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2009年2月,《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发表的《消渴丸致严重低血糖反应36例文献分析》一文,是为数不多的对此类药物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的文献。该文分析了在1994~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36例由消渴丸导致的严重低血糖反应病例。其中表现为低血糖昏迷的共有28例,严重低血糖致死亡的有7例,表现为严重低血糖反应的1例。

  国家药监总局也提出,中西药复方制剂中部分药品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制剂成分复杂,除中药外尚含有一种或多种化药成分,临床使用中易忽略其化药成分的安全性问题。其中包括化药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易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或引起毒性协同作用,增加了用药风险。

  中西药复方制剂市场利益大

  医药界不少企业意识到中西药复方制剂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也意识到对中西药复方制剂进行上市后再评价十分必要,并应逐步淘汰部分品种,但是“由于涉及多方利益,进度相对缓慢”。不少中西药复方制剂都是百姓眼中的经典老药,比如维C银翘片、消渴丸等。

  利益到底有多大?有数据显示,华润三九的999感冒灵,2012年实现销售额14.6亿元;广药集团独家产品消渴丸,2012年销售额超6亿元;2012年贵州百灵生产及销售维C银翘片80亿粒、产值2.6亿元;2012年深圳同安维C银翘片销售额5000万元,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50%。这么大的销售额,足以让厂家、地方政府去抵制淘汰行动。更有甚者,商家、政府还试图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洗地,比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个863项目就要证明掺了格列本脲的消渴丸与格列本脲降糖效果相当,更改善糖尿病相关症状。

  中西药复方制剂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市面上大约有上百种中西药复方制剂,涵盖感冒解热镇痛药、镇咳祛痰药、抗组胺药、降压药、胃药、含激素皮肤药等类别。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师丘振文告诉记者,这其中大多是早年审批入市的,目前国家对此类药品审批十分严格,原则上不再批准新药,除非安全性高、疗效明确。

  中西药复合制剂在上世纪60-70年代比较兴盛,当时的质量和标准偏低,审批了一大批中西药复合制剂。而此后国家虽然严格了药品审批制度,在1985年《药品管理办法》实施后,淘汰了一批质量和疗效都不好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但仍有一部分品种留了下来,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基本都属于此。

  中西药复方制剂或合法地在草药里添加化学药也就只在中国存在,美国药监部门早在1991年发文告,禁止进口中国含化学药的中成药;欧盟植物药注册法令也禁止植物药中添加化学成分。

  国家药监部门早已停止批准中西药新品上市,多位专家呼吁,市面上仍存的中西药应逐步淘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吴清功表示,中西结合药作为一种长期存在争议又缺乏严谨实验证明的产物,未来应该通过立法被淘汰。


【千虹医药招商网】 为医药界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药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网络平台